《好逑傳》,又名《俠義風月傳》,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傳》。創作于明清二代,流行于清代,具體成書時間不詳。撰者不署,編次者署名“名教中人”。全書共計4卷18回,以大名府秀才鐵中玉和水冰心的愛情為主線,講述了兩人行俠仗義、鋤強扶弱,同時嚴守禮教,最終獲得圣旨賜婚的故事?!逗缅蟼鳌窞椤笆蟛抛訒敝械诙抛訒??!逗缅蟼鳌肥堑谝徊孔g成西方文字并得以出版的中國長篇小說,在西方文人中產生過較大影響,在漢籍外譯的研究中也具有重大意義?!逗缅蟼鳌穼Φ聡膶W巨匠歌德的影響, 可以作為它對歐洲文學產生的廣泛影響的例證。歌德推崇《好逑傳》男女主人公所遵循的道德和禮儀,也非常欣賞他們同惡勢力的抗爭精神?!逗缅蟼鳌返墓适虑楣?在歌德看來無疑是十分新鮮有趣的,他認為小說表現出中國人固有的道德情操,值得贊美。歌德曾和艾克曼夸贊《好逑傳》。艾克曼問他說:“這是中國最好的小說嗎?”歌德說: “絕對不是,中國人有成千上萬這類作品,而且在我們的遠祖還生活在莽林的時代就有這類作品了?!彼谀杲搜H仍然對《好逑傳》這本他三十年前讀過的作品記憶猶新?!逗缅蟼鳌返膬热菁軜嬕才c真正的才子佳人小說大異其趣。它所重點講述的,是行俠仗義之事而非兩情相悅卿卿我我;它所著力塑造的,是俠客義士而非情種情癡。從種種與兩人愛情缺少關聯的情節就可見一斑。讀《好逑傳》,,給人的印象是小說的主人公不重情而重義,作者著力宣揚的也是義而非情。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任俠仗義、以懲惡揚善為己任之人,不像真正的才子佳人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那樣慕圖男歡女愛。
《紅樓夢》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游記》 《西廂記》 《牡丹亭》 《燕京歲時記》 《金陵秋》 《楚辭補注》 《楚辭》 《文心雕龍譯注》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驚奇》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儒林外史》 《鏡花緣》 《封神演義》 《楊家將》 《聊齋志異》 《綠野仙蹤》 《智囊全集》 《濟公全傳》 《孽?;?/a>》 《兒女英雄傳》 《三俠五義》 《官場現形記》 《金瓶梅傳奇》 《浮生六記》 《新編繪圖今古奇觀》 《狄公案》 《醒世姻緣傳》 《木蘭奇女傳》 《隋唐演義》 《說岳全傳》 《婉約詞》 《飛花艷想》 《風月鑒》 《鳳凰池》 《好逑傳》 《合浦珠》 《蝴蝶媒》 《金云翹傳》 《梅蘭佳話》 《巧聯珠》 《夢中緣》 《生花夢》 《聽月樓》 《吳江雪》 《五美緣全傳》 《雪月梅》 《英云夢傳》 《玉嬌梨》 《終須夢》 《顏氏家訓集解》 《駐春園小史》 《論語集注》 《文心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