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了,一定就會獲得幸福嗎
如果給你兩個選擇:A。讓你享有這個世界上最多的財物、最美的容貌、最大的成功,但是你的幸福感很低;B。你的生活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但是你內心具有最高的幸福感。請問,你會選什么?
很多人看完選項會覺得出題人腦子進水了,因為長久以來存在他們大腦里的等式一直都是——最多的財物+最美的容貌+最大的成功=最高的幸福感。這樣的邏輯根深蒂固,并且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這個等式不僅成立而且天經地義。怎么可能擁有了一切卻得不到幸福呢?
正是因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埋頭努力賺錢,也積累了很多財富,相反,他們距幸福卻越來越遠。原因在于他們內心固守的信念在現實中是完全不成立的。
也許,現在你還會堅定地認為有了錢能夠滿足一切欲望的時候就一定會得到幸福,貧窮肯定不會快樂。那么,你是否偶爾會羨慕偏遠小鎮的村民,羨慕那些人可以那么簡單而快樂地生活?同時也會奇怪,為什么自己擁有他們做夢都想不到的東西,可是快樂卻遠遠不如他們?
實際上人類學家和跨文化心理學家發現,在實行原始共產主義的部落中,原住民們不具有“富裕”和“貧窮”這樣的概念,更不要說把“富裕”和“貧窮”與快樂幸福掛鉤了。“我要是貧困的話就不會有人看得起我,我要是貧困的話就必然很痛苦。”“我要是多賺點錢,努力工作,就可以幸??鞓妨?。”——這都是存在于你大腦中的程序,卻不存在于他們腦中。
正如你會因他們的生活過于樸素而同情他們,他們同樣會驚詫于你為什么那么拼命地工作積攢財富,卻沒有時間花錢?或者為何年輕時透支身體拼命賺錢,年齡大了以后花大價錢購買保健品來換回健康?
可見,幸福與財富其實并沒有直接的聯系,滿足欲望與獲得幸福完全是兩件事,只不過我們人為地把兩件事情聯系了起來,甚至中間畫了等號?,F在需要把它們重新拆開恢復到原本的狀態,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學會享受“次優”生活
如果你說自己辛苦賺了錢,過年回家時能夠買很多父母需要的東西,那一刻別提多幸福了。我非常贊同,花錢買到需要或者想要的物品的確能夠使我們內心獲得滿足,人們會通過購買有價值的物品的能力來證明自我價值。
但是,過猶不及,再請各位來做一道選擇題:有個小鎮來了一個馬戲團,在當地招小時工做雜務,條件是A。做三個小時的人可以獲得一張場外的票;B。做6個小時可以進入內場;C。干一整天,可以得到一張最前排并且最中間位置的票。如果是你,你會作何選擇?
有一對窮人家的兄弟,兩個人都很好強,他們選擇了C。做一整天活,換一個最好的座位。他們從太陽升起到落下,一刻不停地干活,到了晚上,終于可以坐在最好的座位上看表演了。兩兄弟筋疲力盡,滿身塵土。主持人出場的時候,大家熱烈鼓掌,而這兩個孩子卻在大家歡樂的掌聲中沉沉地睡著了。
我們可能會為這兩個可憐的孩子感到悲哀,自己辛苦了一整天卻由于勞累而錯過了精彩的演出,那可是他們為之付出一天努力的報酬,卻已經無力享用了。
當我們為別人感到悲哀的時候,請再來看看自己吧。有沒有過為了一個更大一些的鉆戒辛苦干活,結果鉆戒買到了,手也粗糙了?是否有過為了一個名牌包包好幾個月省吃儉用?是否曾經見過那些整天加班拼命賺錢的工作狂,錢有了命卻沒了的慘痛經歷?
“最優”的工作或生活狀態常常使人緊張忙碌得忘了如此辛苦的初衷究竟為了什么。所以說錢夠花就行,有些時候“次優”生活要比最優更好,選擇放下一些,留一點精力享受生活,去關心那些愛我們并一直陪伴我們的家人,快樂或許會來得更加飽滿。
讀者旨在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內容傳遞出濃濃的人文關懷,深受國人喜愛,很多人都是讀者的忠實讀者。是因為她的溫馨,她的寬容, 她的博大,她的人情味。她不是政治教科書,但她卻用自己的人文精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慢慢滲透到人們的心靈深處,改變著人們的世界觀。她自喻為一只嗡嗡飛來飛去的蜜蜂,辛勤勞動,奉獻讀者。
網站地圖 | 繁體字網 -- 為探究古典文化架橋,為弘揚中華文明助力!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8 www.yuanpaij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