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太太是誰?恐怕許多人不知道?!墩撜Z》記載孔子的言行,沒有一個字涉及他的太太。歷朝歷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沒有看到有誰專門研究過他的太太。對許多人而言,這個人似乎不存在。但是孔子肯定有太太。因為,《論語》記載著孔子教子和嫁女的事。既然有兒子有女兒,可見孔子一定有太太。
第一個提供孔子太太信息的人,是三國時代的王肅。他在《孔子家語》中簡略地寫了孔子生平,有這樣幾句話:“孔子三歲而叔梁紇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歲而生伯魚。”這些話讓我們知道,孔子結婚年齡為十九歲,太太的姓氏為“亓官氏”,婚后一年,他們就有了一個兒子??梢哉f,王肅的報道算是比較全面了。
可是現在的人喜歡追根究底。對孔子這樣的“老牌明星”而言,王肅這樣短短的幾句話顯然讓人不過癮。
其實孔子太太一生一定很有故事。王肅沒有寫,讀者卻可以想。歷史記載,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之前喪母。盡管孔子有九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他們卻均屬同父異母,孔子的哥哥孟皮還是殘疾人。
孔子能夠娶妻,有沒有得到哥哥姐姐的幫助?看來,可能性不很大。一個“貧且賤”的孤兒,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娶妻生子,除了說明孔子自有其過人之處外,卻也證明,那個當初看上他的姑娘,確實好有眼力。
這位“宋之亓官氏”姑娘,到底看中孔子哪一點,她自己沒有表白。分析起來,最主要的一點,我看恐怕是她認為孔子遲早能夠出人頭地。因為堅信這一點,她嫁給了孔子。事實上,他們這段婚姻的開頭幾年,還是很能夠證明這一點的。生了個兒子還有國君賜魚,在她看來,恐怕真的無比榮耀。
不過,孔子實在不是那種官場混混式的人物。等她發現并確認這一點之后,她已經跟在孔子后面吃了多年的苦了。這種苦日子終于過不下去,她對孔子青云直上的信念終于破滅,她也就離開了孔子。
歷史記載,她去世后,兒子伯魚為母親服喪一年,期滿之后,念及母親一生的不幸,依然禁不住傷心落淚??鬃又篮笳f:“嘻,其甚也。”有人這樣理解:孔子不以為然的原因是“禮”,按照“禮”的規定,對已經改嫁的母親的去世,是不能這樣盡情傷心的。我卻認為,孔子不是一個沒有人情味的人。太太雖然離異了,誰敢說,在孔子心里,就沒有一點對太太的懷念之情呢?
在我看來,孔子婚姻失敗,最可能的原因,是貧窮?!墩撜Z·陽貨》記載孔子的感嘆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兩千五百年來,學者們各有各的解釋。魯迅曾在文章中說:“孔子把女子與小人歸在一類,但不知道這‘女人’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親。”我卻知道,這一定包括了他的妻子。
其實,所謂“難養”,不過是一句大實話。首先,這個“養”,必須有相當的物質條件;其次,這個“養”,同時必須具備必要的精神條件,可以猜測,除了物質上的需要,孔子的夫人也更需要感情上的呵護、志向上的認同。然而,孔子是輕富貴的人,這讓夫人感覺看錯了人??鬃酉萑肓藘呻y境地:在家則經常吵鬧,離家太久了,妻子又幽怨不絕。
孔子太太大約死于公元前485年,十多年后,孔子去世。司馬遷記載了孔子去世的盛況,卻沒有一個字說到孔子夫婦合葬。這大約是因為孔子太太沒有能一直陪伴孔子。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孔子倒真的開明得很。他的兒子50歲先他而去世,兒媳婦隨即改嫁,沒看到他老人家說一個“不”字。
一直到宋代以后,在孔廟大成殿后建造寢殿時,人們才開始想到她。從此,她才作為專職的“至圣先師夫人”,和她的前夫一起被人供奉在那里。
意林故事所選編的文章或啟迪人生,或撫慰心靈,或激勵斗志,或點撥思維她涵蓋不同的領域,文體多樣,閱讀難易適中,在寫作技巧點撥上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選編匯集了集體的智慧,既有編輯的,更有眾多老師的、學生的。他們承擔了大量的點評和選稿工作。書中的“讀寫智囊”都是由處于教學第一線的老師精心撰寫的,他們既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還具有寶貴的創作經驗,能深刻解析文章的內涵、結構,分析其寫作技巧、亮點。意林故事不但助您閱讀與寫作一臂之力,而且豐富您的人生智慧!
網站地圖 | 繁體字網 -- 為探究古典文化架橋,為弘揚中華文明助力!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8 www.yuanpaijj.com All Rights Reserved.